P仔們每天例行作業老師給的不多,所以回到家的P仔們花在做功課的時間並不多。
雖然每天的功課很少,但P仔們幾乎每個月都會有一兩個Project(報告)要完成。基本上,每個報告老師給的期限幾乎都有一個星期以上,或是刻意選在周五釋出題目,等下星期一回學校時繳交周末所做的成果。所以P仔們在準備與製做上,時間都算充裕。只是P家有三個小孩,如果三個同時都要交報告,P爸和P媽還真的會忙得有點暈頭轉向。
其實剛開始,P爸和P媽也都認為P仔們的報告應該要P仔們自己做,不應該插手給意見,也不該幫忙做,以免成品太像爸爸媽媽做的,一點意義也沒。所以從P姐小時候,她的報告都是自己一人獨力完成,等到了P哥時,P爸和P媽自然也是要求他自己一個人去完成報告。但是直到有一次,P哥獨力完成科學作業後,P媽到P哥班上幫忙,看到每個小朋友的科學作業真的訝異的說不出話來,因為大家都清一色用電動馬達帶動齒輪去完成科學作業,這很顯然的都是爸爸媽媽幫忙完成的。而且小朋友們還搶著向P媽描述爸爸做了甚麼,他們做了甚麼,哪些成功哪些失敗............P媽看P哥的作品真的可算是陽春界的極品。
回家後,P媽把老師發的製作報告說明拿出來一個字一個字仔細的看,居然發現了老師寫了一句"請家長協助孩子製做"。奇怪,這麼多年P媽怎麼從沒看到這麼重要的一句話?而且P媽突然恍然大悟,原來老師是希望家長能和孩子一起動手做報告,在製作過程中教導小孩如何應付突發狀況,和孩子一起腦力激盪。因為這種一對一的教導,以及製作才有可能遇到的困難與解決方式,是課堂上大班教學時老師無法給孩子的。
P媽認為老師很鼓勵家長和孩子一起動手做,即使作品呈現出的是爸媽風格,他們根本不在乎。因為他們在乎的是每次孩子在全班面前,拿著自己的作品做口語報告時,慢慢的解釋製作過程、用的材料、遇到的問題、解決的方式、回答同學的疑問.......老師就很清楚孩子到底有沒有從製做中得到知識。至於哪些是他們做的,哪些是爸爸媽媽做的,一點都不重要。(哈哈!因為作品不計分,口語報告的部分才計分。)
P姐在製做社會科學科的報告(古羅馬盾牌),P哥和P灝邊吃點心邊看電視還邊陪P姐。
P媽找了個紙板費了好大的勁才拗出圓弧形,P姐為紙板上貼上浮雕。
想了好久才想出如何加把手
P爸為P姐的紙盾牌噴上金漆。
P姐同組的另一個小女生負責做古羅馬"劍",小女生的爸爸很會做木工,所以用木頭幫她們做了一把長木劍,然後噴出古鏽色。據說她們兩人這個報告拿到很高很高分。
這是P哥的報告-我最喜歡的一本書。裡面的木頭是修剪下的樹枝,堆在院子一陣子已經乾了,所以P媽建議P哥試試用樹枝做,沒想到效果不錯。後面山丘是P哥找到的麻糬的盒子做的。
這就是P哥的報告展示箱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