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的好吵!
每天生活在下面圖示的環境中,照理說會讓P媽的"美"內外兼具??(哈!)
但不知為何,P媽覺得自己的脾氣有愈來愈暴躁的趨向。
P爸的舊愛
P爸的新歡
大合奏(看似和諧的畫面,但卻不同曲不同調,各吹各的。真的很吵。)
邊看電視邊吹,還嫌電視聲音不夠大聽不清楚。
後來才發現始作俑者的竟然就是P媽自己
沒看錯,中間那隻橫笛是P姐六年級剛進樂團的主修樂器。後來P姐主修打擊樂後,橫笛就拿回樂器行退租。但P爸前陣子又去樂器行給它租回來玩。(照相時橫笛第三節被P姐拔走了。)
紅色那支綁有絲線的是P哥的直笛。P仔們的國小,三年級開始必須學直笛,每考過一首曲子,老師會在笛子上綁一條絲線。全班只有P哥一個人全部考完,綁得滿滿的絲線,每次拆直笛清理時都不好清理,所以老師說P哥可以拆除所有的絲線,不過P哥還是留有幾條在上頭。
有時小P灝會抱怨P爸都不練小提琴,P爸只好暫停吹笛子,起身練幾首曲子。
這原是P姐的音樂袋,但現在給P爸使用,誰叫他愈玩愈大。
堆樂器的角落
小P灝常對P媽說:媽咪,您應該也要學一種樂器才對。
P爸也對P媽說過:啊!妳音樂班的,怎麼會不愛玩樂器ㄋㄟ!
哈!P媽"曾"讀音樂班,但不代表喜歡音樂、愛玩樂器啊!P媽那個時代的音樂班,P媽認為是種變相的招生方式,因為入學考試的國文數學成績比專業成績更重要。<---(再次強調,這是P媽個人認為。)
不過不可否認,音樂班中混了幾年下來,P媽樂理的確有比較強,識譜也比較快,所以在P仔們剛開始學樂器時,可以幫P仔們很快就上手,而且也可以瞭解老師的要求以及一些專業的名稱。記得前陣子幫P哥小提琴做伴奏的鋼琴老師,就曾問過P媽是不是學音樂的?倒不是P媽有音樂"氣質"顯現出來,而是她認為以P哥的程度來看,如果家裡沒人懂音樂幫忙他的話,才學三年多是不太可能程度這麼高。所以囉!P媽雖不喜歡讀音樂班(因為沒慧根),但還是要感謝能在音樂班中學到這麼多的音樂知識,至於後來能派上用場,這是P媽始料未及的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